方向盘后的“历史课堂”:59岁司机成武汉活地图
3月18日,网友“曾无量 不能喝”发布的一条视频引发关注。在武汉搭乘网约车时,他遇到了一位“宝藏司机”王少坤师傅。59岁的王师傅在驾驶途中,如数家珍地讲述武汉的历史典故:

- “武昌之名源于孙权‘以武治国而昌'的愿景”
- “汉阳因汉水改道得名,明朝成化年间前位于汉水北岸”
尽管部分细节存在争议(如孙权改武昌为三国时期而非东汉末年),但王师傅的讲解声情并茂,被乘客称为“司机界的易中天”。视频发布后迅速走红,点赞超6000,评论破千,网友直呼“这趟打车太值了!”
从船员到“文化向导”:王少坤的跨界人生
王少坤的博学并非偶然。1986年,他进入中国长江轮船公司担任船员,因长期在船上工作,养成了阅读文摘书籍的习惯,尤其痴迷人文地理。2017年注册成为滴滴司机后,他将兴趣转化为职业特色,主动向乘客介绍武汉风土人情。
“得到认可,我自己也开心。”王师傅表示,许多外地游客通过他的讲解重新认识了武汉。
暖心善举:默默送还手机获官方表彰
走红视频背后,还藏着一个温暖故事。当时乘客将手机遗落在车上,王师傅发现后主动免费送还。直到乘客致电滴滴客服致谢,这一善举才被知晓。为表彰其行为,滴滴公益授予王师傅“滴滴正能量榜样”称号,并给予现金奖励。
网友热评:这才是城市的“流动名片”
- @江城故事多(武汉):武汉司机人均历史老师吧?上次打车还听师傅讲黄鹤楼的传说!
- @行走的百科全书(北京):小误差不影响魅力,这种烟火气的文化传播更打动人。
- @旅行种草机(上海):下次去武汉一定要“偶遇”王师傅,体验边走边学的旅程!
- @人文地理控(广州):汉水改道的典故讲得太精彩,立马查资料补课了!
无论是历史轶事还是暖心善举,王少坤师傅的故事都印证:一座城的温度,藏在那些愿意为陌生人点亮一盏灯的人身上。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