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即将入华?网约车行业,真的不需要司机了!

行业越来越卷,无人驾驶的风也越刮越大。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动向来看,无人驾驶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2023年7月,工信部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2023版)》,提出分阶段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同年11月,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指导自动驾驶汽车常态化运营服务的新发展阶段。

截至目前,已有51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其中深圳、上海、江苏等多省市已制定自动驾驶相关地方立法,其中,杭州5月1日起将成为实施《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性法规具体规范支持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的省会城市。

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已开展无驾驶人车辆公开道路试点示范。比如,武汉在12个行政区内支持近500辆无驾驶人车辆常态化试点服务;北京在积极推进示范区3.0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大兴机场等新应用场景;杭州正式向全国宣布全市建成区全域开放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包括上城、拱墅、西湖、等共计3474平方公里,是全国首个全市域城区开放的超大城市,服务人口超1000万。

政策加码下,各类企业也在合作部署,推动无人驾驶技术落地。除了萝卜块跑、小马智行等先行者加快布局以外,、如祺出行等网约车“主力军”也在发力无人驾驶网约车,将为趋于饱和的网约车赛道带来新的动力。

4月7日,滴滴宣布与广汽埃安成立合资公司,并计划于2025年推出首款商业化L4车型,将分批有序投放万辆级,并以混合派单形式接入滴滴出行网络,加速实现无人驾驶规模化和商业化落地。

T3出行联手轻舟智航启动Robtaxi的公开运营,并计划到2026年末,L4自动驾驶车辆商业运营达1000辆。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人驾驶行业已经进入了商业化前夜,也是规模化落地的关键时期。一些乐观的观点认为无人驾驶网约车商业化在近2~3年就能实现,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无人驾驶网约车的普及依旧存在技术、安全、成本、用户接受度等多个难题。

首先是技术,目前按照无人化的程度被分为L0-L5这6个等级,只有L4以上的才属于真正的无人驾驶,但是目前自动驾驶的技术水平普遍处于“无限接近L3”级别。想要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网约车的规模化落地,不仅仅要解决汽车本身硬件、系统的制造生产难题,还要解决不同路况的识别问题,再加上中国路况复杂,目前想要实现规划化,还是困难重重。

其次是成本。为什么网约车平台都将目光瞄准无人驾驶,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节省当前的运营成本,各个网约车平台都想从无人驾驶中分得一杯羹,但并不是谁都能吃到肉,因为无人驾驶网约车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太高了。据了解,百度第五代无人车Apollo Moon的成本是48万元人民币、应用于“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打车平台的大部分改装车成本在100至200万元人民币。

第三是安全性。前面提到目前无人驾驶的技术还不成熟,再加上复杂的路况、拥挤的交通,相关的配套建设不完善,目前虽然部分城市有无人驾驶但是都是试点,在固定区域内运行,安全性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两年,已经出现过多起无人驾驶事故,目前消费者对其信任度也不高。

种种迹象表明,距离无人驾驶网约车的规模化运营尚远。但是,重磅消息来了,4月28日下午,特斯拉马斯克抵达北京,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见马斯克,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称,特斯拉将与百度地图合作,使用其提供的高级辅助驾驶地图,以推动FSD在中国市场的应用。

此前于4月20日,马斯克也在社交平台上回复网友提问时表示,特斯拉FSD可能很快就能进入中国。

一旦特斯拉FSD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它或将为中国本土车企自动驾驶方案的有力竞争者,并有望再次成为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一条“鲇鱼”。

目前,在中国本土车企自动驾驶战打的火热的当下,特斯拉 FSD 的价格竞争力非常有限。如果特斯拉不降低 FSD 的订阅价格,即使将北美的保险模式搬到中国,也无法促进 FSD 的销量。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特斯拉 FSD 进入中国市场,第一步就是降价。从特斯拉官网可以看到,4月21日,特斯拉已经降低了在美销售的FSD套餐的价格,从12000美元降至8000美元。这一降价举措被视为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道路上的积极尝试,价格的降低也将提高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其市场份额的增长。

降低价格——提高渗透率——摊薄成本——再次降低价格,特斯拉在汽车上连环降价引发的价格战,或许将在无人驾驶领域再来一次。

一旦特斯拉 FSD 率先在中国实现了规模化,便将在技术和价格上具备双重优势。为了与之抗衡,中国本土车企势必将陷入新一轮的内卷,或许将大幅降低无人驾驶车辆成本,届时,无人驾驶网约车规模化推广的两大拦路虎——技术与成本也或将解决。

用不了多久,共享出行市场会逐步转向无人车出行市场,随手打一辆无人驾驶网约车,也许离我们真的不远了。作为从业者,危机真的来了!

网约车问题请联系微信:CCSK166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代码图片